近年來,得益于國家政策大力支持,國內太陽能發電市場正在開啟,光伏行業特別是分布式光伏發電前景廣闊,企業投資積極性高。然而,多地企業負責人和專家表示,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長期存在的“路條”倒賣、融資難、標桿上網電價等問題,影響了行業健康發展,亟待通過完善、落實政策規定予以扶持。
光伏“路條”倒賣現象嚴重
在光伏行業,“路條”指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同意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批文,存在“小路條”和“大路條”之分。相比之下,企業取得“大路條”所需時間和難度更大。只有拿到“大路條”后,企業才能著手開展光伏電站項目,而在這過程中就出現了“路條”買賣的市場。
據業內人士透露,“路條”倒賣客多為項目所在地人士,在土地審批和并網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。而一個“路條”的有效期一般為兩年,100兆瓦電站建設期只需要5個月,因此也滋生出了倒賣空間。據媒體報道,一個20MW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,“跑路條”環節的成本大概六七十萬元,但目前市場上“路條”轉手就能賣到每瓦0.4元,20MW就值800萬元。
類似事件不僅引起了光伏電站投資開發企業的不滿,也引起有關方面對“路條”倒賣背后存在的權力尋租現象的關注。倒賣“路條”的現象,不僅提高了最終的開發企業的投資成本、侵蝕了真正的電站運營商的利潤,也使得真正想要做電站的人拿不到項目,需求和供給兩端無法對接。
三令連發 光伏電站市場掀“嚴打”風
2014年10月,國家能源局三令連發在光伏市場掀起“嚴打”風?!蛾P于進一步加強光伏電站建設與運行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明確要求禁止買賣項目備案文件及相關權益;《關于開展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秩序專項監管工作的通知》又提出,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的投機行為要堅決制止;10月29日,為整頓光伏電站項目投資開發環節出現的資源配置不公正、管理不規范和不同程度的投機獲利現象,加強光伏電站項目管理,杜絕投資開發中的投機行為,保持光伏電站建設規范有序進行,國家能源局發布了《關于規范光伏電站投資開發秩序的通知》。
在國家政策的密集攻勢下,各地也開始加強監管。2014年10月28日,江蘇能源監管辦發文稱,將組織開展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秩序專項監管工作。專項監管重點是2013年7月~2014年9月,江蘇省內光伏發電、風力發電、生物質發電以及火電項目的備案、核準和投資開發情況。主要目的是進一步規范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秩序,制止新建電源項目投產前的投機行為;落實電源建設規劃目標,促進新建電源項目及時投資建設;嚴格依法依規處理新建電源項目投資開發中的違法違規行為。
與此同時,也有業內人士擔心,這三道禁令是以更繁瑣的審核程序來消除計劃性分配帶來的亂象,或許無法遏制條塊分割的地方保護主義,其結果可能會不僅無法治本,就連治標都很難。
業界:希望光伏項目“路條”成歷史
2015年伊始,國家能源局傳出的消息給光伏行業帶來新氣息——今年不再對新裝機量設定具體發展目標和額度,這也意味著發展光伏電站項目將沒有配額限制。然而,“路條”的實質是對資源開發權的分配,如果行政審批改革不到位,條塊分割的地方利益不理順,資源市場化分配機制無法確立,“路條”仍將成為光伏行業發展的攔路虎。
江蘇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偉表示,“路條”倒賣問題不同程度存在,目前主要表現為地方保護主義和國家限制準入。地方保護主義是因為此前許多太陽能企業一哄而上,各地都有相應的企業,分布式能源開發往往以這些原有的企業為基礎進行,其他企業想進入當地市場會遭遇障礙。此外,正是由于市場的重新繁榮,導致很多企業利用與地方的關系倒賣“路條”,形成不正當競爭的扭曲關系。
河北英利光伏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張哲表示,一些企業或個人,利用非正規手段從有關部門拿到“路條”,“空手套白狼”轉手就掙大錢。
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會長高紀凡表示,“以國內市場需求支撐光伏產業健康發展”是國家啟動光伏電站建設的主要目的之一,在“路條”倒賣亂象之下,國內市場被割裂得七零八落,市場競爭機制難以發力。無論是光伏制造領域還是光伏電站領域,“小散亂”已成為久治難愈的“牛皮癬”,危害到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。因此,希望隨著國家政策的規范,光伏項目“路條”能從此成為歷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