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力電池產業影響和制約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,這已成為業內共識。
針對動力電池的安全性、技術及材料的選擇、續航里程、產業化發展、國際競爭力等問題,從政策到市場,都不遺余力地探尋解決之道,以期我國的動力電池能助力新能源汽車早日立足國際市場。
動力電池發展的技術瓶頸
目前,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實力與國外仍存在一定的差距,尤其是在三大核心要素電池、電機及電控系統方面。其中電池和電機基本依賴外購,而由于電控系統涉及整車控制,通常為自主研發或者聯合開發。
國內動力電池技術的瓶頸在于壽命、安全性和成本。這三點并非完全獨立,而是互相關聯的。電池壽命指的是循環壽命和擱置壽命,循環壽命降低的因素主要來自電池成組過程中的一致性問題。循環壽命低將增加電池更換頻次,從而增加電動車使用成本。擱置壽命是指電池在靜態放置狀態下壽命的衰減。在汽車應用中,電池大部分時間處于擱置狀態,從實際應用來看,車輛在夏天的高溫暴曬狀態下,電池的衰減更為明顯。
電池壽命和安全性主要由BMS(電池管理系統)所決定。業內人士表示,動力電池的各項性能是相互平衡的,或者說是相互“牽制”的,電池性能的優劣不取決于單個電池的某項特性,而取決于綜合性能。容量與耐久性、高溫性能與低溫性能、散熱性與絕緣性、容忍性與成本是四組互相“矛盾”的參數。只有綜合考慮電池性能參數與環境之間的關系,才能真正具有應用價值。
因此,加強電池管理系統研發,與整車企業協同發展,是我國動力電池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。當然,我國雖然在動力電池技術水平上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,但有著廣闊的汽車市場作為后盾,為我國趕超國外先進水平提供了機遇。
產業鏈協同發展成趨勢
數據顯示,我國電池行業生產企業數量多、規模小,與國外的動力電池企業相比,在技術創新和盈利能力上存在較大的差距。此外,行業存在的產品一致性差,產業標準規范體系需要完善,缺乏行業規范、技術要求等問題,有待早日改善。
我國動力電池以磷酸鐵鋰為主,但電池發展水平參差不齊,由于技術原因,我國自主生產的高端優質動力電池嚴重不足,新能源汽車企業大多采購國外的動力電池。
實際上,動力電池市場正在對產業鏈提出新的要求。業內人士表示,消費電子類產品用高端鋰電池達到100億規模大概花了12年時間,但是動力電池領域進入100億規模估計只需3年時間。一旦動力和儲能市場規?;瘑?,將會對產業鏈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。
在業內專家看來,鋰電行業的競爭不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較量,而將會成為產業鏈體系,甚至國家層面的競爭。
業內專家表示,原材料、設備是影響動力電池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,需要整個產業鏈的配合。要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鋰電產業航母,不僅以國內鋰電領先企業為“航母母體”,同時需要一批優秀的材料、設備供應商為其保駕護航,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完善的戰斗群,凝聚與日韓等國外產品相抗衡的強大力量。